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Musicha 跟傳統筆電+DAW軟體有何不同?

除了效能、軟體集有多少軟體以外,恐怕音樂人最關心的在於Musicha 到底有啥特別的?

傳統作業系統與DAW軟體對於專業音樂其實有個假設——這樣的東西主要是給幕後製作人員使用,也就是說錄音、打譜、作曲、編曲、混音、母帶後製等等,這些東西綜合起來也就是所謂的DAW (數位音樂工作站)軟體, 在一個DAW 軟體內一站式達成。

然而這樣傳統的設想畢竟是針對專業幕後製作人員,在這個數位科技高度普及年代,就忽略了音樂表演人員也高度使用電腦了,但他們日常音樂性應用需求,是很被忽視,甚至要購買更高貴的設備才能達成簡單的事情,例如說:

  1. 抓歌、研究別人的音樂作品:是非常重要而基本的需求,而傳統的電腦設計很難達成這件因為需要在電腦裡的「同一聲響空間」同時可以聽到youtube 等網路串流媒體的聲響,又可以聽到自己彈奏的樂器
  2. 方便的翻彈翻唱:現在錄製”cover ” 展現自己能力的曝光平台也是以網路為主,當要搭配伴奏帶時,傳統上一定要有兩台電腦或者高級有回放功能的錄音界面才能達成
  3. 現場演奏+自主簡易PA:midi 鍵盤搭上電腦裡的單一甚至複數軟體音源理論上就可以作到很好,但是當我們要載入笨重的傳統DAW 才來作現場表演時,效能上就被相當的拖累了
  4. 專業表演直播/youtuber需求:承前面幾點,國際最新的趨勢,新一代音樂人會直接從直播表演或者網路影片開始崛起,現場播放或者錄製的影音品質就很重要,只是用一支手機的麥克風不專業地收現場充滿各種環境噪音的,這樣的音質在今日的水準已經很不夠,會拉低自己曝光上的競爭力,因此前述的2.3點就非常重要


這些問題都在於傳統作業系統的音訊機制設計跟DAW 配合的問題,理論上修改系統設計修改過就會變成很理想,但是這會讓Windows 、Macintosh 脫離「通用系統」的狀況,特別滿足了音樂使用者,就對其他領域的使用者不便。而 Musicha 則不同,採用特化型專業Linux audio 系統,可以釜底抽薪的解決問題。

我們系統使用的超低延遲Linux核心搭配JACK2 音訊系統作為作業系統的關鍵,這讓整個作業系統變成一個大DAW,使得可以:

  • 軟體音源甚至效果器可以獨立存在運用更有彈性
  • 音樂軟體可以互相串接,甚至也能輕鬆地對非音樂軟體收音,例如對瀏覽器上的Youtube 甚至DVD 影片、遊戲收音(方便作抓歌分析)
  • 因此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