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續談筆電電池的養護

雖然之前發表過前文,不過最近有我們Musicha 的顧客剛好來訊提到筆電電池退化的問題,有些疑難,發現原來還是有些認知或者長期習慣上的誤謬,所以就以這個案例來分享一下。

首先必須要聲明,電池本來就是消耗品,同樣的電池你可以故意用到半年電池就膨脹,也可以用了5~6年後電池才完全不堪用。養護在追求的是合理的消耗,簡單說使用原則是

你有在用電池,電池才有消耗;
長時間沒在用電池時,避免非必要消耗。

我們開始摘錄顧客跟我們的對話來講解。

這裡我們顧客有一個認知錯誤(灰色文字方塊),鋰聚合物電池不能「快沒電」再充電,還記得我們上一篇有提到,鋰離子系電池(鋰聚電池是其中一種)怕的是電太飽與沒有電嗎?所以充電應該是能充電就充,要避免用到快沒電。一般來說真的不得已,用到低於10 %以下就必須充電(或者關機),想要對電池好一點,那就是低於30%就要開始充電。

基本上比較好的用法,是只要看到有插座,那你就可以開始插市電,也給電池充電。再來,使用電池電力的觀念跟舊式鎳鎘電池不同,鎳鎘電池有記憶效應,使用一定要衝到飽,再開始使用到完全沒有電為止才可以充電;但是現代的鋰離子系電池….

鋰離子系電池沒有記憶效應
沒有記憶效應
沒有記憶效應

不需要一口氣把電池用到沒有電

很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,所以正確的用法,是你隨時可以充電。更進一步,使用的放電深度(DoD)也影響電池壽命,同樣是一次的循環,如果電池一口氣從100%使用到0%,會比兩次的80%使用到30%有更大的衰退,非必要的話不需要總是一口氣充電到100%然後一口氣用到沒有電(如果有必要一口氣放電那麼久,只要記得避免用到「完全沒有電」即可,而且盡快1天內趕快充電起來)。而是能充電時,隨時就充電,例如從56%用到41%,可以充電,從70%用到 33%,也可以充電。

這邊第一行有錯誤的理解,電池沒電時你插上插座時,就可以繼續工作了,完全不用等到電池充飽電才開始工作。很久很久以前的筆電或手機會怕同時充電以及使用,會擔心供電問題,現在的不會,因為市電的電源直接供給你的操作,電池充電則是旁路(bypass)供電在進行,此時你能操作電腦,供電並不是 市電->電池->電腦 ,而是直接市電->電腦,同時間市電->電池。

說到這裡,如果不是「長時間沒在使用電池」這個前提?

  • 如果你的工作型態,就不是長期在辦公室的話,常態跑外勤的話呢? 如果你是很深度的超長時間要使用電池電力,那充電到100%開始使用到10%~20%,並不是錯誤,你今晚充到100% ,明天出門就開始用電池(如果不是隔天就用,而是一個星期後、一個月後、一年後才開始放電就不太好囉),這很ok ,請記得電池是消耗品,就像衛生紙是消耗品一樣,你要確保你的電池購買商源。(趁機工商一下,敝牌的筆電都可以跟喜傑獅買新電池喔 )
  • 如果你外勤使用有,但是頻率中等呢?(例如一個星期有三天)那麼限制充電設定限制充到80%也還不錯
  • 如果你常態是室內使用為主,那你可以很安心的設定到60%或70%(小編喜歡充到70%然後小用一下慢慢放電到65%,再接上插頭)
  • 如果你的筆電是長期在封存狀態(末日備戰或者防災??),那麼就充到65%,如果電腦有讓電池保持在「運送狀態」的功能(電池會「關閉」,直到通了市電才會「啟用」),例如Steam Deck有此功能,那也可以啟用。然後每半年開機來檢查看看,因為電池沒有用也會些許自然放電,就把它充回50%~65%之間,再繼續封存。

最後說一下,Linux 發行版如何檢視自己的電池健康度?

不分發行版以及你使用的桌面環境,你都可以從發行版的網路軟體套件庫安裝upower這個公用程式,使用時執行

 upower -i /org/freedesktop/UPower/devices/battery_BAT0

就可以查閱,以筆者的MZ-530為範例(2020年)l

energy-full-design: 就是電池的設計總電量,理論上剛出廠會是如此(不過實際上通常會有一點點落差)

energy-full: 就是你的電池現在最高實際能充的總電量(前文提過有 電解質膜(SEI)累積會越來越厚,所以你能充的電量就越來越少)

capacity: 就是前面的energy-full除以energy-full-design,筆者的MZ-530的總電量只剩下出廠的90%了(不是充電充到的那個90%),用到2003年第四個年頭了,這樣是還不錯的成績(也是不時有使用電池的喔)。那你的筆電用到第四年,電池狀況如何呢?以後要好好保養電池喔 😛
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