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/17 更新:再次勘誤,更正TB3/TB4傳輸上的損耗問題

我們 Musicha鮮少出品獨顯的筆電機種,因為高效能GPU 運作會產生EMI (電磁干擾),如果是在筆電內,很容易就近干擾內建的類比音效線路,產生意外的電子噪訊,不利專業音樂製作(混音的時候你就知道麻煩了….)。
取而代之的,我們的筆電產品一定都配備高頻寬的Thunderbolt3或Thunderbolt4 (縮寫為 TB3 或 TB4)的連接埠,可以外接顯示卡盒,安裝桌機用的顯示卡/繪圖卡(外接顯示卡盒+顯示卡簡稱為 EGPU),顯示卡盒有做好屏蔽,加上遠離筆電,我們就可以安心了。另外以創作角度來說,EGPU就非常符合我們的需求(長時間渲染出精緻 3D作品或 AI畫作等等),而且….
表面上看似同樣型號的顯示卡來說,筆電+EGPU的組合,其效能>>>具備同樣顯示卡型號的獨顯筆電版本,因為….比方說同樣是3080,筆電獨顯版的Nvidia RTX 3080的顯示記憶體(VRAM)與cuda核心數其實是桌機版的降級,或者可以說筆電獨顯版的RTX 3080=桌機版RTX3070 Ti因為cuda數都是6144….
更進一步,在我們準備採購前,先了解一下
EGPU的限制
顯示卡在外接顯示卡盒跟插在桌機主機板的使用差異,是在資料頻寬上,GPU本身的運算速度其實不受影響。但目前最好的TB4的資料傳輸頻寬也只有到32Gb/s,相當於PCIe 3.0 x4的頻寬,而桌機的顯示卡會使用PCIe 3.0 X16或者新一代的PCI 4.0X16 。所以EGPU方案的資料從主記憶體進到顯示卡記憶體的載入時間(loading)會比較長,但不影響GPU運算速度。
簡單說,渲染作業影響不大,遊戲即時運算會受到影響
- 如果是純粹當運算工具,(3D作品製作以及 AI 繪圖等等),桌面顯示卡多有力,只要供電可以負荷,它就能發揮到多少,跟桌機的差距不明顯(可以參考這個youtube影片的benchmark實測)
- 如果是玩遊戲的話,因為是即時運算產生畫面,可能頻繁從主記憶體載入大量材質檔進入GPU的顯示記憶體運算,例如說進入新的建築物時或者新角色出現,突然開始頓(切換場景時,載入新這個場景的材質檔),1080p含以下的畫面解析度比較不會需要到大頻寬,但是4K甚至8K解析度+超高圖像品質(非常大的材質檔),就會比較有效能損耗,畫面輸出方式又有差距
- 從EGPU回送畫面回筆電的螢幕的話,有很大的損耗(不管是TB3、TB4都會),因為 TB3/TB4 有保留給視訊回傳的頻寬,比較弱的TB3實做(參考文章)又會導致資料傳輸頻寬又更少一點,導致140 fps的遊戲可能變成只有60FPS
- 從顯示卡輸出螢幕的話,損耗較低,甚至沒有損耗,TB4又比TB3好一些,因為有些比較不好的TB3硬體實做,即便沒有把畫面回傳筆電螢幕,卻還是保留輸出畫面用的頻寬
再來,我們來談談怎麼採購顯示卡與顯示卡外接盒組。
顯示卡盒的採購建議
- 供電瓦數(W):要匹配你想要的顯示卡的瓦數,通常顯示卡廠商推薦的瓦數主要會是CPU+顯示卡合起來的總值,但是我們顯示卡盒只要供應顯示卡本身即可,筆電上的CPU有自己的獨立供電,所以這部份請以顯示卡的 TDP 做參考值比方說Nvidia RTX 3090 是350W,然後去看那個顯示卡的評測GPU會上升到550W之類的,然後去挑適合的顯示卡盒,切記,供電不是買剛剛好就好,一定要大於550W 有相當的瓦數,例如 650W或700W的外接顯示卡盒
- 顯示卡的尺寸:顯示卡盒有大小不同的尺寸,要留意你買的顯示卡盒會不會塞不進去?尤其要留意顯示卡的「厚度」,因為現代很多高效能顯示卡加上他的散熱器,可是2~3的卡槽的厚度
- 電源:現代顯示卡除了PCIE X16本身提供的75W,還需要額外的供電,一般顯示卡盒提供的是兩個8 pin的電源接線,市售顯示有的是做兩個8 pin,有的是三個8 pin,如果顯示卡是做三個的話,可以加買電源分叉線,如果沒有把握的話,顯示卡以選購兩個8 pin的最沒有問題
- 顯示卡盒本身會不會需要額外的驅動?這種顯示卡盒會強調它有額外提供有線網路卡、 更多的USB孔的功能,這個可能沒有Linux 驅動,要特別搜尋相關的Linux 可用性情報

顯示卡的採購建議
畢竟我們是以創作為主,所以關注的點如果以Nvidia為例,重點是 Cuda數以及顯示記憶體大小。 Cuda簡單說就是運算力,Cuda影響到的是你的渲染時間長短,例如你是一天算好你的3D動畫,還是花三天算好你的3D動畫,不過更重要的,應該是顯示記憶體(VRAM)的大小,VRAM不夠大你的3D模型可能就不用做了,或者 Disco Diffusion 你最多就只能在本機畫個512X512尺寸的圖。
顯示卡選購我們建議首看VRAM大小,次看Cuda
畢竟算力低就只是「生產效率」慢一點,但是VRAM不夠就不用玩創作了。
當然這邊你就會發現「繪圖卡」(例如 A5000)跟一般的娛樂用顯示卡的差距,繪圖卡都有海量的VRAM, 16GB、 24GB、 甚至 48GB等等都有,只是工作頻率比較低+低能耗,不像娛樂用顯示卡動不動就來個超頻什麼的。如果你有錢的話,繪圖卡當然是首選,敝人這邊假設大家只買得起娛樂卡好了,那會推薦大家看顯示卡從 12GB起跳,例如RTX 3060、RTX 3080都有 12GB的版本,RTX 3090甚至有 24GB,現在 30系列顯示卡價格大降價以後,真的是買這些顯示卡的絕好時機
更進一步,以Nvidia 30系列顯示卡來看,有很多的特殊描述,例如 OC(超頻)、LHR(鎖 hash 算力,這跟9/1以前的乙太幣挖礦有關,AI運用或3D繪圖不大受影響),就創作的立場,這邊我們建議就不用特別看關注是否有超頻,畢竟長時間渲染或者訓練AI、推論AI等等,我們希望的是顯示卡的穩定度,而不是突發的瞬間超頻(玩遊戲的需要),甚至是維持在低頻率運作都ok的啊,另外還有風扇有漂亮霓虹旋轉燈跟沒有的差別,這個就自己斟酌囉
最後就是建議大家把握時間,畢竟Nvidia現在跟顯示卡品牌合作大清倉,有些顯示卡已經清的差不多囉。